我剛作為一個新人剛入行時,是 2012 年的產品設計實習。
剛開始的幾年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很迷茫,向公司的領導前輩們求教,大多聽到的都是些套話,翻來覆去的理想價值觀,都大同小異。
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辭,我不敢全信但又不知道該相信哪些。
現在 2021 年了,再次回想以前聽到的這些話,我才終于一定程度上能夠分辨里面的真偽。
我作為同行博主,我跟各位沒什么利益關系,所以今天才不介意講一講真心話。
當然,我說的這些都是基于個人的經驗和觀察,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的情況。
如果你的想法和我有不同之處,歡迎以開放友好的態度評論交流。
很多新人喜歡以公司為目標,例如:“我想去字節/阿里/騰訊……”
我當年就是這樣,覺得自己能力、經驗和學歷都不差,一心想去名字響亮的大廠。
至于做什么業務,只要是正常一點的產品,都 OK。
現在想來,這種想法真是太傻 X 了。
工作多年后我才發現,換公司很容易,換行業才是最難的。
凡是社招,別人第一看工作經驗、其次看項目經驗,最后才看履歷學歷那些……
如果第一年選錯了公司,把手上作品集做好、簡歷包裝一下、平時練一練演講溝通,還是很有希望換個更好的公司。
但如果第一年選錯了行業,后面要換就麻煩了,例如:
- B 端 vs C 端
- 硬件 vs 軟件
- 乙方 vs 甲方
- 工具類產品 vs 娛樂類產品
……
平時都是做的 A 類項目,作品集就很難搞出 B 類的感覺,而且還要跟別人解釋為什么想要轉行,自己雖然沒有經驗也能勝任……
很多新人會非常純粹地想做好產品,我以前也有這種想法。
因為我是個認真負責的人,且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一定的熱誠。
然而后來漸漸發現,做好產品,并不是能通過我的努力做到的。
產品能不能做好,并不是某一個人能說了算的,不同的人或部門之間的利益糾葛會把事情弄得比你想象的更復雜。
更何況,一款產品需不需要做好都是不一定的,有些公司業務多,資源傾斜是有明確選擇的。
如果不巧被分到了一個沒有資源的業務線,什么想法都是白搭。
就算真的在不懈努力下把產品做好了,絕大多數功勞都會算在領導頭上,自己未必撿得到多少好處。
與其于糾結這些可遇而不渴求的機會,還不如多想想如何在現有環境下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例如:
- 升職加薪的籌碼
- 學習提升
- 換工作的準備
- 跟領導打好關系
……
每個有點規模的公司都喜歡說自己很重視人才培養,領導在分配新工作的時候,也經常說這是一個鍛煉的機會。
我以前也真的信了,跟其他新人一樣熱衷于參加公司提供的各種學習機會。
后來發現,公司嘴上說重視員工的個人發展,但實際上絕不愿意讓員工為了學習少加點班。
如果真遇到業務挑戰了,寧愿高薪外聘都不會想要培養自己人。
要不怎么說,跳槽才是最快的漲薪方式呢?
想要升職加薪,就先看看自己的能力在團隊里大概處于什么水平。
如果能力沒有達到前幾名,也沒有什么個人特色,那么就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提升上。
好好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站到那個位置再說。
占不到那個位置,工作再認真努力也就那樣,好機會依舊沒份。
等自己有能力夠到那個位置了,再努力工作,爭取表現一下就可能脫穎而出。
但如果該做的都都做了,可就是看不到升職加薪,就說明該換個地方了。
沒有上升空間留給你時,再努力也白搭。
雖然我自己曾經也被這些套話耍得團團轉,可仔細想想自己如果坐在那個位置,也不可能什么都實話實說。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不是什么都能共贏,總有利益沖突的地方。
所以,我建議大家要多接觸一些公司之外的同行和圈子,信息來源多了,才更容易看透事物的本質。
用戶體驗,是不是被吹過頭了?自從 UI 行業越來越飽和,體驗設計就被捧得越來越高。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體驗進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