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有幾十年駕齡的司機而言,駕駛最新的量產汽車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因為新車配備了后視攝像頭,障礙物傳感器,停車輔助系統,車道變道輔助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甚至是網絡瀏覽器。
這些新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理應讓駕駛更加安全和舒適。
但是否如此,則取決于汽車設計師是否了解關于人類注意力的一個簡單事實,即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如果設計師了解這個事實,且在設計這些復雜的汽車功能時盡量減少或者避免駕駛者在最重要的任務(即駕駛)中被其他任務分散注意力,設計出來的功能才會使駕駛更安全,更舒適。
特斯拉Model 系列汽車面市至今,創新、大膽的設計收獲掌聲不斷。但掌聲之外,也有一些設計細節值得我們探討。
特斯拉的 Model S 幾乎沒有物理控制器,少有的幾個物理按鍵全部放在方向盤上或非常靠近方向盤的位置。
駕駛相關功能,如巡航控制,自動駕駛,雨刷和燈光都可以通過這些物理控制按鍵或者擋桿來操作。
但大多數二級功能(包括后視攝像頭,手機,媒體播放器和空調)都沒有專門的物理控制器。
取而代之,這些二級功能的控制權都交給了 17 英寸可觸摸液晶顯示屏,它位于主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之間。比如空調開關,在液晶顯示屏上就使用一個圖標代替物理按鍵。
這種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的圖標、按鈕或控件被稱為「軟按鈕」。
我們都知道,可觸摸液晶顯示屏比傳統的儀表盤更加靈活,同一個區域,傳統儀表盤顯示內容固定,液晶顯示屏顯示的內容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變化。
但液晶顯示器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沒有觸覺反饋。這也是「軟按鈕」與物理按鍵之間的差別。
使用物理控件時,駕駛者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會掌握不同物理控件的對應位置及觸覺反饋,并能在視線不離開路面的前提下完成相應的操作。
軟按鈕的使用則完全不同,在液晶顯示屏上,駕駛者為了準確地打開某一個功能,必須看著屏幕并尋找對應的控制按鈕。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盡管特斯拉中控屏幕足夠大(等同于3個iPad mini大小),但它依然無法顯示所有內容,這也使一些控件的操作變得更加復雜。
比如在第9版 Tesla 操作系統中,一些功能只能被放置在可擴展的菜單中。

△ 特斯拉 Model S 觸摸屏:汽車輔助控制控件,空調,媒體播放器或后視攝像頭等應用程序,可通過 17 英寸觸摸屏底部的菜單欄進行控制。

△ 箭頭圖標(主菜單從左側向右數第三個圖標)打開一個可擴展菜單,里面包括日歷、能量、網絡、攝像頭、電話、充電等功能。要關閉可擴展菜單,用戶須點擊主菜單中出現的「X」圖標。
如果軟按鈕隱藏在可擴展菜單中,駕駛者選擇它們就需要多次操作,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而花在屏幕上的時間就等同于你忽略道路狀況的時間。
1. 目標位置越遠,所需交互時間越長
Fitts 定律指出,手指選中目標的時間取決于目標的大小和手指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因此,初始手部位置與目標之間的距離越遠,手指到達目標所需的時間越長。
如果用時鐘方向進行定義,那么追溯至幾十年前,手指與目標之間的安全距離范圍,是初始手部位置處于方向盤的 2 點鐘方向到 10 點鐘方向。

△ 雙手處于方向盤的2點鐘方向到10點鐘方向
隨著安全氣囊和小方向盤的普及,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修改其建議,現在,3 點鐘方向到 9 點鐘方向是最安全的位置。

△ 雙手處于方向盤的3點鐘方向到9點鐘方向
液晶顯示屏中,目標的最佳位置應該靠近駕駛者右手,且位于屏幕的中間、左側邊緣。
然而,Model S 的控件均放置在 17 英寸液晶顯示屏最底部,將控件放置在這個區域的糟糕程度僅次于將控件放置在右側邊緣。

△ 第9版特斯拉操作系統將控制菜單置于遠離右手的位置。紅線表示右手處于正常位置(3點鐘方向)時與控制區域之間的距離。
將重要的控件放置在屏幕底部,意味著駕駛員的視線從擋風玻璃移動到菜單區域,所需的時間更長。且當駕駛者忙于完成可觸摸顯示屏上的交互動作時,他不太可能使用余光觀察道路上的突發狀況。
另外,對于固定的底部菜單欄而言,最常用的功能應該最容易操作。然而,特斯拉操作系統菜單欄的功能排序值得商榷。
菜單欄第一個功能選項是車輛控制,但車輛控制中的部分功能在駕駛時不可能經常被使用。后視攝像頭功能(可顯示車輛后部全景畫面,包括傳統后視鏡中被后座遮擋的部分)需要點擊箭頭圖標才能展示,手機功能也是如此。
目前特斯拉的可擴展菜單中,后視攝像頭及手機功能排在日歷,能量和網絡瀏覽器功能之后。(與后視攝像頭和手機功能相比,您在駕駛時多久使用一次日歷、能量和網絡瀏覽器?)
這些經常使用的功能在可擴展菜單中的優先級并不高,它們的排序應該更加靠前,這樣可以減少用戶手指移動的時間。
2. 目標尺寸越小,交互時間越長
另一個影響「手指選中目標時間」的因素是目標大小:按鈕越大,選中目標的時間就越快。
然而,第 9 版特斯拉操作系統中目標的尺寸被縮小,這個改變可能是為了讓菜單欄容納更多功能(第8版是7個功能,第9版是10個或11個)。
很多設計師都屈服于這種誘惑,但不幸的是,它并沒有帶來可用的設計。

△ 用于控制媒體播放器的圖標(播放/暫停,喜歡,下一曲)小于推薦的觸摸目標尺寸(1cm X 1cm)。但是,媒體播放器底部,標簽欄中的(收音機,流媒體,電話等)要大得多(我們強烈推薦這種同時帶有圖標和文字標簽的樣式)。
3. 誤觸碰
由于控制面板中的目標距離太近,有時容易觸碰到錯誤的目標。例如,在嘗試改變車內溫度或點擊空調圖標時多次打開了座椅加熱。
當駕駛者在箭頭圖標上使用上滑手勢(可能受 iOS 啟發的手勢快捷方式)打開最近使用的應用程序時,也很容易意外觸摸座椅加熱圖標。

△ 用戶在應用程序圖標上垂直滑動以啟動最近使用的應用程序時,可能會意外觸發座椅加熱(如屏幕截圖所示,紅色虛線表示手指的移動軌跡)。用戶試圖調整主駕駛座一側車內溫度時,也可能會錯誤地觸碰相同的座椅加熱圖標。
為了讓駕駛者在行駛時快速獲取所需信息,汽車儀表板上的文字在各種光線條件下應該都可以輕松閱讀。
文字太小,或者出現在復雜的背景上,或文字與背景的對比度過低,都不能滿足駕駛者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
在特斯拉操作系統中,地圖app 始終是所有 app 的背景。因此,屏幕頂部的狀態欄可能難以閱讀,且容易與地圖中的文本混合在一起。
此外,正如下圖所示,兩個應用程序窗口之間出現部分的街道,似乎和應用程序沒有任何關聯性,并可能會分散注意力。
還有一點,特斯拉大屏中的 app 浮窗,不允許被拖動到屏幕最頂端,這不僅奪走了用戶控制權,也是一種浪費(這樣的設計迫使用戶只能在屏幕頂部看到一小部分載有少量信息的地圖)。
地圖作為背景的設計,也使得地圖app 與其他 app 的交互更容易出錯。
用戶要放大某個 app 浮層的尺寸,必須從 app 視圖頂部邊緣拖動。如果用戶不小心將手指放在視圖頂部邊緣操作柄的上方,則沒有任何反饋,因為操作系統會認為用戶正在輕輕拖動地圖內容而不是最大化 app 窗口。

△ 地圖是所有應用的背景,這種設計可能會干擾地圖上方顯示的任何內容,或者干擾關閉或最大化應用的手勢。日歷和媒體播放器之間有紅色的交通標記,這是可能分散駕駛員注意力的無關信息。(另外請注意,關閉日歷應用程序是通過點擊左上角的「X」,媒體播放器應用程序是通過從窗口頂部邊緣的手柄向下滑動來關閉。)
如果你想在駕駛特斯拉時更換車道,您可以使用以下幾個方法:
- 觀察左、中、右三塊后視鏡,并結合左/右轉頭的動作檢查是否可以變道。
- 后視攝像頭(在以前版本的特斯拉操作系統中,您可以將其固定在主觸摸屏的頂部。現在它不再固定在頂部,因此,就算只是瞥一眼,您的視線也需要從平視道路向下移動到觸摸屏)。
- 儀表盤上的車道輔助功能,當您使用轉向信號但不可變道時,儀表盤上顯示紅色車道線。

△ 儀表盤顯示是否可以安全變道,上圖顯示可安全變道,下圖顯示不可安全變道。(僅顯示臨近的汽車動態3D模型)
問題在于,以上這些方法提供的信息都不完整,例如,后視鏡的部分視野被頭枕遮擋。
因此,大多數人只會選擇其中一個方法來節省交互成本。而最低交互成本的方法是:儀表盤上顯示的車道輔助系統。
當轉向信號被開啟,車道輔助功能同時在顯示屏上出現。
這個方法似乎讓人們以更快地速度完成相同的任務。這是好事,對吧?不一定,除非能保證這個解決方案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常工作。
事實上,特斯拉警告用戶不要僅依靠車道輔助來改變車道。
因為即使排除掉障礙傳感器發生的錯誤(比人們預期的更常見),駕駛者要想正確解讀儀表盤上顯示的信息也是一項挑戰。
另一個問題是,駕駛者可能無法識別車道輔助的提示適用于哪個車道。
要了解原因,不妨想象一下你在一條三車道公路上開車,并想要從最右側的車道切換到中間車道。
你打開左轉信號燈,儀表盤上顯示中間車道空閑。
然而,由于你并不完全清楚當前車輛的位置,所以會查看儀表盤上顯示的車道輔助信息,然后根據提示控制方向盤完成變道操作,當你再次查看儀表盤時,你會發現紅色警告,然后慌忙地將車駛回最右側車道。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特斯拉的車道輔助功能與左轉信號燈相互關聯,一旦你到達中間車道,由于左轉信號燈仍然開啟,儀表盤會將切換顯示最左側車道的信息。
這個例子指出了設計師和汽車制造商今天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一些新的技術,諸如自動駕駛,車道輔助,碰撞檢測等新功能能否取代駕駛員在長期開車中養成的良好習慣,例如轉頭或查看后視鏡等。
如果這些功能是有效的,并且使用它們比完成我們在駕校中學到的手勢和動作更容易,那么駕校學習到的知識將被拋棄。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在新聞中聽到人們在車上化妝,玩游戲,甚至睡覺的新聞,因為現代汽車上的功能讓人們以為這樣做的時候是安全的。
作為設計師,我們的職責是設計正確的心智模型,讓用戶理解我們的系統如何運作,以確保新的功能取代傳統行為時不會產生駕駛安全問題。
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特斯拉的 UI 中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也有好的設計元素值得我們借鑒。
大屏是一個優點:它支持同時查看多個 app 浮窗。雖然切換 app 可能會很麻煩(因為它涉及多次點擊和查看屏幕的操作),但對駕駛者而言,能夠同時查看其中幾個功能(例如,后視攝像頭和地圖或媒體播放器)讓一些問題變得簡單。
駕駛時,駕駛者可能需要同時訪問多項信息(例如地圖和后視攝像頭),并且同時看到對應信息的窗口,這樣能降低用戶的工作記憶負荷。(相比之下,即使在最大尺寸的平板電腦上,人們也很少分屏顯示多個窗口,盡管這項功能已經存在一段時間)。
基于谷歌電子地圖服務的地圖 app 中有許多特斯拉專屬信息。例如:
- 超級充電樁的位置會自動顯示在地圖上;
- 開啟導航時,地圖會顯示到達目的地時電池預計剩余電量;
- 導航應用程序根據 car-pool lines 的使用情況給用戶推送行車方向。

△ 開啟導航時,地圖會顯示到達目的地時電池預計剩余電量
自動駕駛和自動導航考慮到功能無效的可能性,因此要求駕駛員在駕駛時始終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
特斯拉始終連接到互聯網,可以通過「空中升級」進行更新。
此功能既可能是一種優勢也可能是一種劣勢。
優勢是可以快速修復錯誤并將其同步到汽車,就像網站每天顯示的顏色都在改變一樣,駕駛者的分析數據也可以輕松連接,錯誤可以及時上報并被修復。
劣勢是,如果用戶在先前版本中養成的習慣在新版本中被改變,可能產生潛在的致命問題。
現代汽車是一臺強大的電腦。它可以通過從各種傳感器收集的信息來增強駕駛員的認知能力和身體能力,他們還可以提供多種便利功能增強駕駛體驗。當汽車設計師運用數十年計算機界面設計的經驗,遵循眾所周知的可用性原則和人類心理學進行設計時,一切皆有可能。
原文鏈接:《Tesla’s Touchscreen UI: A Case Study of Car-Dashboard User Interface》 Raluca Budiu
歡迎關注譯者的微信公眾號:「micute」

|